close

專訪布農族老獵人——潘豊源

撰文 楊芳綾

 入秋,於十月十七號前往卓溪鄉的卓樂部落,採訪八十歲的布農族老獵人--潘豊源,記錄了他從原本居住地中央山脈搬遷到卓樂部落的原因及過程,和生活中各種打獵經驗,探討打獵文化因時代變遷產生的差異。

 

潘豊源(右)與兒子潘子星(左)

 

輾轉遷移的家族

 因為潘豊源大多還是說布農族語,因此由其子潘子星(Salizan Benkinuan)擔任翻譯,侃侃述說著他的故事。潘豊源原本居住在中央山脈,而原住民們在山地多種植地瓜、玉米,日治時期日本人為了森林資源,以教導他們新的農業技術(例如播種水稻)為條件,半利誘半強迫地使原住民搬離中央山脈,當時約民國十年,國民政府光復前,潘豊源一家就這樣離開中央山脈,遷移到山坡地;民國三十四年,台灣開始關心環境議題,政府建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林務局」,為保護因日治時期被大量開採而減少的森林資源,禁止砍樹,也限制原住民使用林中自然資源,因工作機會減少,經濟考量下居住在山坡地的原住民又開始各自往平地搬遷,潘豊源於民國四十六年遷到位於卓溪鄉的卓樂部落外圍,一家人於此定居,生活至今。

 

受訪時的潘豊源

 

融於生活中的打獵文化

 聽著潘豊源述說家族的遷移史,不禁感慨與自然為伍的原住民們因時代不同、政府政策不同而一次又一次離開居住地,四處尋找可以扎根的地方,生活型態也被迫改變,以前,對於潘豊源而言,工作與打獵都是生活中重要的部分,農暇時狩獵是一種生活常態,時常一個人提著一把槍就上山,偶爾會聚集一群獵狗和一、兩個人一起,通常用於圍獵。

 特別是在四、五月份,小米播種、除草後,農事告一段落之際,布農族會舉辦重要的慶典--射耳祭,又稱打耳祭,祈禱小米豐收,祭典前族裡的人會相約上山打獵,一去就是十幾天。潘豊源說當時沒有冰箱,打到的獵物會直接處理,大卸八塊之後擺在山上的工寮裡類似灶的檯子上面,用爐火燻烤以利保存,等到祭典時拿出來分享。

 對於布農族而言,打獵是流傳已久的習俗,他們自有規範,例如懷孕的、幼小的動物不打,別人的獵場不能亂闖,還有打獵中各式各樣的禁忌……等等,這些早已形成獨特的文化。

背負獵物下山用的背架

獵人的夥伴--獵槍

 潘豊源說他們於清領時期用以物易物的方式獲得槍枝,那時的槍枝有兩種,一種需要自己製作彈藥,一槍一發,沒了就必須立刻重新製作;一種較先進,一把槍有十發,但子彈的材料比較難取得,兩種均為打獵的主要工具,並且槍枝十分珍貴,不能隨便借人,須好好保存一代傳承一代,另外也使用繩索、捕獸夾、石板……等等不同的方式打獵,技法均向族中長輩學習,也透過實際操作累積經驗。

 現在的年輕人則多以槍枝打獵,並且和老式獵槍不同,為新式獵槍,殺傷力較強,雖然民國七十二年頒發《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槍枝受到管制不能買賣,而原住民本身持有的獵槍可申請後使用,但仍有人並未申請而是透過私下交易獲得,偷偷用來打獵。

協助翻譯的潘子星

無法割捨的習慣

 隨著民國六十一年頒發的《禁獵令》與民國七十八年頒發的《野生動物保育法》,政府開始禁止狩獵保育類動物,實質上這些法令幾乎將原住民所有的狩獵行為視為違法,只在射耳祭這個特殊慶典時可破例開放打獵,但對於潘豊源而言,打獵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他現在仍維持著打獵習慣,甚至出遠門都不忘關心他放的陷阱有無捕獲獵物而要求兒子替他查看,因為對老獵人而言,獵物是上天給予的禮物,要好好珍惜。

 潘豊源兩眼發光的分享著打獵的技巧,說明以前他如何用一片石板困住小動物,然後壓死以取得獵物;如何使用頸繩套住獵物脖子,使其立即死亡以維持肉的新鮮度,而使用捕獸夾獵物不斷掙扎,潘豊源說:「會變瘦,那個肉不好吃。」還有甚麼樣的季節適合打甚麼獵物,像最近是公猴交配的季節,牠們長得特別肥,前些天他才獵了三隻……突然就明白打獵對於潘豊源而言,不是拿來買賣、賺錢的手段,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一個再自然不過的習慣,潘子星在一旁說道:「父親不能不打獵,他的身體裡還流著獵人的血液。」

獵人文化的傳承

 遷到平地後,能打獵的地方變少,老獵人得重新適應,至於年輕人,大部分都到外地討生活,只能於假期返家時可以上山打獵,對他們而言,打獵已不是習慣的日常,而是一項難得的活動,因此,鄉公所也常於射耳祭時舉辦相關活動,由族中耆老帶領上山打獵,期許外地工作的青年能回鄉參加,讓獵人文化流傳下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mazingcool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